“无人车”将会在人们的生活中,不断地发光发热~

001.jpg

午餐时间,苏州市某园区内,员工李先生接到了一条送餐短信。此时,一辆白色的无人车载着午餐,已经等在楼下。取餐、上楼,李先生全程没有接触任何人;同一时间,在北京某定点医院,任吾行无人车也在兢兢业业地进行着消杀作业。每日一到两次的喷洒消杀,避免了人工作业所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。

疫情之下,原本更多处于概念中的无人车,在城市的“最后一公里”中不断发光发热。风口之下,无人车一飞冲天。

而庞大的市场也在加速无人车的落地。据36氪发布的《无人配送领域研究报告》的估算,一辆无人配送车可以代替两个快递员的工作量,市场需求为87万辆,参考市场上无人配送车售价20万—30万元/台计算,市场空间约为1740亿—2610亿元。

“在疫情中,无人车的应用潜力正逐步被挖掘出来。无人车正处于黎明前的曙光中,只是曙光还没有照出来。3G、4G时代诞生了智能手机,也许无人车会在5G时代作为一个新的端诞生。”

002.jpg

突飞猛进

2020年初,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生产生活节奏,原本必须与人接触的行业,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。在这种情况下,无人车临危受命,承担起了重要作用。

疫情爆发时,北京某医院隔离点,一辆负责无接触送餐工作的无人车载着50份盒饭送到医护人员手中;另一边,无人智能防疫车抵达湖北武汉高校集中隔离点,在武汉商学院和江汉大学进行消杀作业。

氛围更紧张的疫区内,智能配送机器人为病人配送了大量药品和生活用品,不仅大大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,也有效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隐患。

配送、消毒、测温,一系列以前需要人工进行的服务被“无人化”。

疫情让更多人看到了无人车的实际价值。特定场景应用的无人车已经开始在更大范围内跑起来了,潜在需求也在增加。

003.png

风口已至?

事实上,相较于其它新技术,无人车技术还处在起步阶段,远远称不上完善。技术的不完善源自起始时间短。据了解,2016年,是无人车企业的诞生之年。

不同于载人的自动驾驶汽车,在载货上,无人车的安全和技术性都相对降低,只要保持在限速之内,安全可以很好的得到保障。大部分送货无人车只有起点和终点,这让无人车的引导更加简单。同时,重量也可以减轻,使得制造和运行成本更低。

但目前,受限于技术和使用场景,无人车只能在园区和偏封闭的地方进行运作。不过,在疫情尚未远去的“后疫情时代”,无人车仍保持着自己的“江湖地位”。

比如,帮助人们买菜的无人车,就将餐箱等部分改装,能够运送更重的果蔬生鲜。在大家看来,疫情让更多人看到了无人车的实际价值,虽然行业短期不会进入爆发期,但特定场景应用的无人小车已经开始在更大范围内跑起来了,潜在需求也在增加。无人车即将进入快速增长时期。

如果你也看好无人车的未来前景,欢迎您来电咨询洽谈!